白果镇 - 乡镇概况

1999年全镇粮食总产量27643吨。水稻面积1.1万亩,年产6572吨;玉米面积2.04亩,年产7111吨;红苕面积19437亩,年产4738吨;小麦面积2.3万亩,年产8573吨;花生面积716亩,年产1289吨;蔬菜面积5781亩,年产6817吨;中药材(沙参、桔梗等)面积1800亩,年产720吨;生姜面积1100亩,年产440吨;柑橘(脐橙)37.4万株,年产471.5吨;桃子253.2万株,年产729吨;甘蔗面积493亩,年产2127吨;种植食用菌600万袋,年产220.7吨。镇有拖拉机36台,提灌站31处,电动机58台,农机总动力1.5万千瓦。有森林1.32亩,树木1.12万株。
1999年生猪出栏3.6万头,黑山羊3000只,肉牛240头,家禽27.3万只,产禽蛋81吨,兔2784只。有淡水养鱼面积1.35万亩,其中:塘、库、堰养鱼5900亩,年产成鱼500吨。1999年,镇有公路285公里,其中:三级油路21公里、机耕道264公里;机动车辆378辆,其中:客运车76辆、货车294辆、小车8辆。成都至南充高速公路途经镇内龙王、沱江、石燕、高庙、虎心、普桥6个村33个组,占地911.78亩,全长9.58公里。镇配合县成南高速公路指挥部组织拆迁房屋面积2.1万平方米,移民231人。投资8万元,安装程控电话500门;村通(讯)工程建设,投资4.7万元,兴修提灌站3个。
白果镇 - 乡镇资源
白果镇 - 乡镇优势

区位优势:根据成都向东向南发展的战略规划,白果镇正好背靠龙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通车的成,也正好位于市政府2008年正在规划的都市经济圈的内圈,并且是沪成高速开通后华东沿海到西部大都市的“桥头堡”。因此,构建物流配送中心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对人流、物流、信息和资金的集聚能力非常强。
政策优势:除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势外,白果2008年正享受着交通、水利、农业、林业、农业综合开发和新村抚贫五大政策优势,并有市委和大批的县级领导和县级部门联系白果的开发,通过这些政策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将极大地加速白果对“山、水、田、林、路”和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
资金和劳动力优势:砂石资源的开发、预制构件的生产、交通运输的发展,白果已拥有一批有资金,有一定经营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大小老板和工人。随着白果经济发展新的机遇来临,他们除有的继续从事建工建材的生产外,将会有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农副产品的加工运销行业。挖沙船的老板们会自发的组织起来,利用他们长年与河水打交道的优势,开发沱江漂流和沙滩野营,并拟用原来宠大的打沙船队在安全港湾建成水上河鲜一条街,打造出白果餐饮业的品牌和特色,吸引成南路上南来北往的客人在白果驻脚、就餐、休闲。
服务优势:2008年,白果围绕招商引资,强化了职能部门“一站式”服务功能,实行政府厂矿化,干部服务化,不仅成立了专门的招商引资办,而且三分之二的党政领导也投入此项工作中来,并建立了“驻厂干部”制度。
能源优势:热电厂已正式敲定落户成南口子白果站侧,加上10月即将动工的白果电站,白果的用电将得到充分保障。
后发优势:白果所要从事的发展战略,以及相当一部份支撑项目,在发展得好的地区几乎都能找到样板,我们现在发展,可以将他们的经验信手拿来,并可以站在旁观者清的角度,冷静的观察和思考一些问题,再请相关专家站在高处把脉这样就会减少我们的失误,并打造出我们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特色产业。
白果镇 - 湖南省衡山县白果镇

相传涓水河畔有一白果古树,每年果熟季节人们纷纷前来采摘白果入药而得名。明代,属崇岳乡第一都;清代至民国初年,属朝字区;民国21年(1932)属第二区;民国25年,属白果乡;民国35年,属果山乡。新中国建立后,1949年属第七区;1952年属第二区;1956年属白果乡;1958年属伟大人民公社;1959年属白果人民公社;1984年2月属白果乡;同年6月,白果、棠兴二乡合并设立白果镇。
白果镇是一个久负盛名的革命老区,是湖南农民运动的发源地,毛泽东在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曾专门到过这里。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镇内现有享誉全国的岳北农工会旧址--刘捷三公祠;名满三湘拥有500年历史的楚南第一桥。大革命时期,这里曾组织了农民自卫军随毛主席上了井冈,涌现了一大批永载史册的革命烈士,农运领袖刘东轩、谢怀德,红军师长李实行。
改革开放以来,这里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8年全镇95%的农户住上了小洋楼;村村组组通了机耕路、电话,80%的农户看上了彩电;每100户有27户装上了电话、15户买了摩托车,大哥大、小车已进入了平常百姓家。
人口:根据2005年人口普查结果,衡山县后山(南岳北山)各乡镇总面积418.2平方公里,总人口158,596人,白果镇是其中心市镇。
交通:发自衡山县城开云镇的县内班车,贯穿各乡镇。一日有两班车通衡阳和长沙。
历史:白果镇原称白果铺,旧志曰白果市。
下属乡镇:白果镇现辖村(居)委会27个(居委会2个),村民小组243个;镇村户数8416户,其中:农业户7328户,非农户818户,总人口31549人,其中:农业人口28995人。耕地面积28509.1亩(其中水田23571.6亩,旱地4937.5亩);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9463.62万元(其中工业产值4918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450元。白果镇有县辖镇直单位45个,全镇有市重点中学一所(衡山县第四中学),初级中学2所。
矿产:白果镇盛产石膏,储量位居湖南省第一,经过多年的发展,2008年已形成了石膏生产、加工、运输供销一条龙的特色工业。白果镇经济实力较为雄厚,国、地两税收入约占全县十分之一,镇级财政收入238.48万元,是衡山县后山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堪称衡山第二城镇。
白果镇 - 湖北省黄冈市白果镇

镇政府驻白果,人口95510人,面积136.2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51个村委会:白果、麻溪河、徐家咀、朱家寨、烟墩岗、四山庙、詹家集、董家河、冯氏祠、梁家畈、景家山、箭场岗、榨树铺、木牌楼、白羊岗、黄连墩、王家畈、劈金山、郑家寨、张狮脑、七棵松、万家岗、觅儿山、黄家岗、徐家凼、吴家台子、望花山、黄大畈、滴水岩、闹市河、赵家堰、胡家松林、沙塘弇、管家竹林、楼子、曾垸、联盟、陈家铺、姜家铺、龚埠、冷铺河、谈家畈、九家凉亭、周家大垸、夏家冲、渡桥、两河口、大屋河、明山、学堂岗、大芭岩、明山水库。[1]